铁星桥,曾名“铁钱桥”,跨任港河而起。漫步铁星桥,畅想当年百舸争流、商贾云集,在桥影碧波中,望见崇川城的漫漫长河。
相传通州建城后,百姓安居乐业,江南淮北常有商人来此做生意。当时海中的沙洲与原先的陆地刚刚相连,中间仍旧隔着一条夹江,货船则通过夹江南来北往。
一年,有几艘运送铁钱的商船,经过夹江,遇上狂风,船舱中的铁钱散落,沉在了夹江底。后来被人们口口相传为“铁钱沉船”事件。
据史料记载,“铁钱桥,石有钱纹,今废”,宋代铁钱凝结成块,外表依稀可见钱的形状和铸钱的年号。铁钱桥一带,多年来皆有铁钱石的发现,这些铁钱石大部分都被收入南通博物苑,最重的有十来吨。
民国年间,在任港河上建一座木桥,造桥人受“铁钱沉船”事件的启发,铁钱散落,星罗棋布,于是取桥名“铁星”。
铁星桥,1955年经历了一次大修,1970年被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7年,老桥被运输船队撞毁,后在西边重建,并改为东西走向。
铁星桥,走过历史的烟尘,始终如一地守望着这座与它相伴多年的城市,成为一代崇川人脑海里无法抹去的温馨记忆。
如今,铁星桥地处北朱家园路,桥面十分平整,造型简朴。
桥面两边有粉白相间的石砌护栏,南北横梁上分别刻有桥名和建成时间。
站在铁星桥上,看草木幽幽,听流水潺潺,褪色的石栏,斑驳的桥身,都被幻化作了铁星桥古朴的雅致。
两岸的绿层层叠叠,浅绿的水、深绿的树、苍绿的竹,清风拂过,青翠的树影竹影交融在水镜中,美感直沁心扉。
喧嚣的城市下,放慢脚步,在铁星桥寻一份安静清幽,得几许诗意淡然。
行走在铁星桥下,感受与桥上不一样的繁华盛景。
早些时候,铁星桥下的更俗剧场也是南通城里炙手可热的地标建筑。随着公路的建成,长途班线的开辟,南通城里开始有了公共汽车的身影,通达启东、海门、如皋等地,而始发站点都在铁星桥畔。
更俗剧场原址上新建的剧院
转眼数年,铁星桥畔依旧车来车往,熙熙攘攘,桥头的商铺、两岸的高楼,尽显崇川魅力。
铁星桥桥南临崇川区人民政府;桥东通跃龙中学;桥西望物资大厦;桥北接崇川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
桥畔的铁星桥小游园,精巧雅致。为方便市民核酸检测,现已开设便民核酸采样。
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手提小喇叭,洪亮的声音反复进行温馨提示,游园内秩序井然,采样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着。
信步桥下,观不远处的风雅阁亭,感受老桥尚存的风姿,任思绪飞扬,或许能采撷到历史那端的铁星桥。
踱步在铁星桥上,倚栏靠杆,春观草长莺飞,夏赏清风明月,聆听铁星桥的时光故事。
///
走一座桥,看一处风景,一座座古桥连接着古今。
铁星桥承载百余年风雨沧桑后,现已成为崇川人文风景的一部分,还将继续见证着崇川新城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赵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