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宜糕团,藏在崇川市井里的甜蜜风雅
紫琅风
2023年11月21日 08:06
中式糕点,不算一口惊艳的路数,但它盈满柴米油盐中的朴质香气和人间温情。
四宜糕团,是南通几代人生活中重要的味道,无论是节庆送礼,还是果腹品尝,早已融入了南通城悠长的岁月里。
四宜糕团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清光绪二十三年间,无锡商人王盛荣在通州城长桥北堍开办了一家叫通州爱国村点心店的饭庄。
其中有一位糕点师傅殷长庚,制作的糕团口感特别好,很受大家喜爱,便在饭庄内开设四季糕团柜。
从清末到民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宜糕团店历经百年风云变幻、多次易主,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饮食企业。
春夏秋冬皆宜,男女老少皆宜,为“四宜”
2015年,南通市崇川区四宜糕团店被省商务厅认定为“江苏老字号”;2019年,被南通市商务局认定为“南通老字号”。2020年,“四宜”糕团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通“四宜糕团店”总店,坐落于崇川区南大街长桥北侧。红柱绿瓦的老式牌楼,辉煌靓丽且宏伟大气;门楣上“四宜糕团店”为张謇嫡孙张绪武题写,点画遒劲有力、落笔酣畅淋漓;对联“春夏秋冬四季皆宜,桃荷菊梅千里溢香”,平仄相协并言简意深。
四宜糕团,用料考究,工序严谨。从过筛到碾磨、再到蒸煮、到最后的成形,由二十几道工序精制而成,有“湿磨、细筛、双高蒸制、锁水”的制作特点,因而制作出的糕团具有“糯、松、软、细”等特色。
小小糕团,黏在心间,守住一方天地,方能
粘住百年。
如今,市场上中西糕点琳琅满目,但“四宜糕团店”传统的特色糕团和精工细作的工艺始终未变。
“老字号的生存,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坚守。立足传统,创新工艺,坚守老字号的责任,不仅仅是它让存在下去,更是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它,让老手艺在新的时代焕发光彩。”
——南通四宜糕团制作技艺传承人 薛孝颖
南通“四宜糕团店”,坚持“传承+创新”两步走战略。以对旧时光的怀念,传承百姓喜爱的老味道;同时带着城市记忆,不断演绎着新的故事。
一二楼店堂内,人流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与之相对,在四楼制作间内,却独有一份安心自在。三位老师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糕团的制作,揉面、切段、打包……动作连贯不冲突,各司其职。
除了传统的特色糕团外,南通“四宜糕团店”还常年供应各式传统小吃,蟹黄包、鸭血粉丝、鸡肉馄饨、火饺、蟹粉小笼等等,都是南通人儿时的记忆。
细腻微凉的初冬,泡一杯温热适宜的茶水,配上几块软糯可口的糕团,约上三五好友坐下畅聊,将崇川人幸福雅致的生活描摹得淋漓尽致。
而四宜糕团的味道,也恰到好处地寄托着崇川人的记忆与情感,凝练成崇川福地的美学符号。
///
四季皆宜,千里溢香。时过境迁,四宜糕团依旧是熟悉的味道,也是独属于南通的“味道”,唯记忆中的味道不散。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微信公众号“史志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关闭
更多
名称已清空
微信扫一扫赞赏作者
喜欢作者
其它金额
文章
暂无文章
喜欢作者
其它金额
¥
最低赞赏 ¥0
确定
返回
其它金额
更多
赞赏金额
¥
最低赞赏 ¥0
1
2
3
4
5
6
7
8
9
0
.
关闭
更多
搜索「」网络结果
暂无留言
已无更多数据
发消息
写留言:
关闭
写留言
提交
更多
表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紫琅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当前内容可能存在未经审核的第三方商业营销信息,请确认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
取消
微信公众平台广告规范指引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分析
微信扫一扫可打开此内容,
使用完整服务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听过
紫琅风
四宜糕团,藏在崇川市井里的甜蜜风雅
,
,
关闭
选择留言身份
更多
关闭
更多
投诉已提交
请选择补充原因